中国人向来讳谈生死之事,这也是早期保险难以渗透人们生活的原因。
而其中“受创”最重的无疑是寿险,没有之一。 时至今日,作为金融三驾马车之一的保险,随着互联网保险信息的披露,早期被无良推销员败坏的风评渐渐回暖。
而作为保险中延续爱与责任的标杆,寿险因为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也越来越被人所关注。 寿险全称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一种,保障责任相比其他保险较为简单。
它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且以被保险人的身故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也有额外保障全残的寿险)。 根据其保障期限的不同,又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
先看张图:
保爷这里给大家详细解释下表中的几点:
1、保障期限
定期寿险提供一个确定时期的保障,保障期限一般为10年、20年、30年,或者保至60岁、70岁等约定年龄。
通常来说,如果被保险人在约定时限内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就要向受益人给付寿险保险金。
但如果被保险人在约定的保障期限后仍然生存,保险公司就不用给付保险金了。 终身寿险是终身提供保障的保险,被保险人因为遭遇意外或者疾病而身故或高度残疾的,都可以直接获得全额寿险保险金。
根据不同终身寿险规定,也有超出保险金额度的给付,如120%或160%给付。
2、适用群体
定期寿险适用于收入中下但家庭责任较高(家庭经济来源)的人群,大多数工薪一族都在此列。
定期寿险可以让大家在家庭责任最重的一段时期内,获得一份安心的保障,如身负孩子教育、房车贷款等压力。
因此定期寿险购买一大要点自然是性价比越高越好。 对于终身寿险而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至死方休”。
一般适用于个人或家庭收入较高或者有遗产规划需求的高净值人群。
而且不同于定寿,终身寿险买的就是保额和服务,保额越高越好。
在域外,终身寿险甚至可以用来避债避税。
如2004年,台湾首富蔡万霖去世,按台湾法律,他的子女需要缴纳700多亿新台币的遗产税,最终却只交了5亿。
原因就是蔡万霖去世前通过寿险等方式,将财富安全合法地转移给了下一代。
3、保险费率
就所有终身寿险来说,在保障内容相似的前提下,它的费率是一定比定期寿险高出不少的。
但原因却不仅仅是大家想的那样(如比定寿保障期限长),事关险种本质,这点保爷后面再说。
定期寿险费率比终身寿险要低的多,对于想维持家庭责任的人来说,可以以小博大,有着相当不错的杠杆作用。
此外,因为定期寿险只保障一段期限,若在保障期限后继续购买,可能会因年龄等情况的变化被拒保或提高费率等。
所以在购买定寿时,最好覆盖到自己家庭责任最重的那段时期。
4、险种差异
虽然同属于寿险,但定寿和终身寿险完全可以看作两种类型的保险。
这也是前面保爷说的终寿比定寿贵不仅仅是保障期限长的缘由。
定期寿险属于消费型险种,保险公司只承担合同规定的一定期限内的保险责任。
如果被保险人在约定时限内身故(或全残)时,保险公司就要向受益人给付寿险保险金。
但若没有发生上述情况,在保障期限到期后合同就会终止,保险公司就不用给付保险金了,且保费也不会退还。
与定期寿险不同,终身寿险实则属于储蓄型险种。
因为这笔保险金是受益人必得的,可以理解为一种财富传承。
他不会像定寿那样保障期满就没了,从这方面说又有点类似理财险。
比如前面说的,台湾蔡万霖去世,他的子女需要缴纳700多亿新台币的遗产税,最终却只交了5亿,就是寿险的功劳了。
上面说了这么多,对于标题的“寿险到底是定期好还是终身好”,大家心中有答案了吗?
写在最后
其实保爷想表达的是,作为两款本质上有差异的保险,是不适合放一起争个高下的。
摸清自己的需求点才是买保险最优解,定寿有定寿的优点,终寿有终寿的妙处,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保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太严重,十买九坑!保爷强烈建议大家买保险前先看看
【懂保爷】公众号里的评测文章并咨询保爷,能帮你省钱50%避坑10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09938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