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过“专项审计”这个专有名词,因此,有很多小伙伴不太理解什么是专项审计,跟审计是什么关系呢?
专项审计是包含在审计之中的,审计的范围很广,内容也相对较多,而专项审计是只针对某个具体项目的审计。
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1、内容方面不同
从审计范围广度来看,常规的审计涉及的业务种类较广泛,几乎所有开办的业务及工作都要纳入常规审计的范围。
而专项审计通常情况下,包含了离任审计、清算审计、改制审计、司法鉴定审计、财产转移审计、贷款审计、移民审计、年检审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等。相对于审计而言,审计工作更加细化与专业化。
2、作用不同
常规审计是从宏观出发,对各项重要内容和环节展开审计,作用是有效的控制风险的加剧和发生,可以通过常规的审计去了解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
专项审计是一点一点的往内部挖掘,深入审查业务内部,去发现企业是否存在问题,同时可根据专项审计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控制措施。
3、审计方法不同
常规审计方法比较宽泛,审计人员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业务知识和审计经营进行审计。
专项审计往往会制定一套详细的审计方法来供审计人员参考,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另外,专项审计调查还有以下三大特点。
1、宏观性。
因为专项审计调查是对经济领域中带全局性、普遍性、倾向性的特定事项进行系统调查了解,通过综合分析,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揭露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因此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具有宏观性。
2、广泛性。
专项审计调查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调查对象和资料来源的广泛性两个方面。从对象上看,凡是与被调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属于专项审计调查的范围。从资料来源看,专项审计调查的证实材料既可以是从被调查单位的账册、报表中所收集的会计、统计数据,也可以是用调查走访有关人员等方式所收集的与被调查事项有关的其他资料。
3、多样性。
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和调查的有机结合,因此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审计调查。既可以使单项调查,也可以使多项调查;既可以使单独的审计调查,也可以使结合项目审计开展审计调查;既可以通过审核被调查单位的会计、统计资料进行调查,也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访有关单位、个人,以及向有关单位、个人发放审计调查表等方式来进行调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09938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