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比如公司5年前买了一辆20万的车,账上固定资产资产原值就是20万,车辆是易耗品,每年都会减值,会计估计车能用十年,平均每一年减值2万(计提折旧),五年就是10万(累计折旧),原值20万减去累计折旧10万,账面上这辆车净值10万元。
为什么长期资产会有备抵科目呢,直接从固定资产原值扣减不行吗?
这是会计估计的局限性导致的。
一辆20万的车用5年后还能值多少钱是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什么品牌,行使里程,保养程度,汽车市场的变化等等,即使最专业的汽车专家也不可能给出预判,现场评估也是建议,不到二手车市场交易一下谁也给不了准数。
会计做账总不能每年都到二手车网站询一次价,只能简单粗暴的直线摊销,每年2万块,多少到最后再调整。
直线摊销不靠谱,就不能从原值直接扣除,因为原值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资产处置交易都要看原值,直接从原值扣,十年八年后再找原值就要翻很多年前的凭证,这太麻烦了(以前没有信息化工具,查账非常恐怖)。
因为折旧和摊销可以进入成本费用,从而减少应交所得税。因为少交所得税,而使现金流出减少,就是通常所说的折旧抵税的意思。
因此减少现金流出.节省的现金.可以用于偿还贷款。
1、简单的说:利润+折旧+摊销相当于当期的现金结余。运营期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维持运营投资)。
2、债权人考察你的还贷能力,首先要看的是你每期是否有现金结余,也就是各期的现金净流量。
折旧和摊销,实在资本初始入账时一次性的现金流出,后分期调节利润(分期在利润中收回),但不涉及现金的流动!就是说它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现金的净流量,所以可以看作偿债的一种来源!
3、固定资产折旧。鉴于项目投产初期尚未面临固定资产更新的问题,作为固定资产重置准备金性质的折旧基金在被提取以后暂时处于闲置状态。
总结一下,固定资产原值是资产购买时的进价,累计折旧是会计的估计,固定资产净值也是会计的估计。设置备抵科目就是把固定资产净值的计算过程展示出来,供管理层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