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抱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不利于低收入群体。人们总感觉养老金待遇高的退休人员沾光了!
事实上,真要说到沾光,应该是按最低标准60%缴费的职工沾点光,毕竟在职时,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按60%缴费少点,相比按100%缴费的人,那少缴的40%随实际每个月工资领取了。请看下面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假定省上年全口径平均工资60000元,每个月平均5000元,如果按基数的100%缴纳,需要每个月缴费
5000x1x0.08=5000×0.08=400元。
如果按基数的60%缴纳,需要每个月缴费
5000×0.6×0.08=3000×0.08=240元。
那少缴的160元,企业发给职工了。
机关事业单位都是按本人的月工资核定的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比例一般在100%上下,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职务职称低的人员,基数低于100%,职务职称高的人员,基数会高于100%。
缴费指数高于1的职工或缴费基数高于5000的职工都相对来说吃点亏,如在职时,按200%缴费,需要每个月缴费:
=5000x2x0.08=10000×0.08=800元。
这样,按200%缴费的职工,每个月个人要比按60%缴费的职工多缴560元。
但缴费指数高于1的职工,计算基础养老金时,是会被平均掉一点的。请看公式:
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x(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总年限x1%
公式中,吃亏与沾光,表现在公式中的
(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上面。
如企业职工平均缴费指数是0.6,则上式
=(1+0.6)÷2=0.8,平均的结果增加了0.2,应该是沾光吧。
如吴老师平均缴费指数1.7464,套入公式,平均后的结果是:
(1+1.7464)÷2=1.3732,平均后比原来少了0.3732,应该是亏了吧。
虽然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对缴费低的职工有点照顾,但缴费低只对职工的单位有利,对职工没有利。因为职工缴基数的8%,单位缴基数的16%。
换句话说,假定您的缴费基数是零,您一分钱不用缴,就表明您没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也就是说,您在职时的缴费基数越大,您缴费的钱数越多,就表明您享受到的养老保险待遇越高!
所以,养老保险能多缴还是应该争取多缴点!每个人在职时,都应该努力工作,争取更好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待遇,您挣的钱多了,您自己得了实惠,同时也为单位和社会多做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