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险要不要买?
从意外的定义来看,
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这三项,就决定了意外是不可预知的。但是意外险带来的后果往往又可能会比较严重,比如肢体不可逆的损伤,需要人长期护理甚至是撒手人寰。这些情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都会带长期且沉重的直接或间接财务损失。
而意外险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去弥补这种直接或间接的财务损失。
所以:作为保险最底层基础的险种,
意外险其实不存在要不要买的问题,而是买多少,怎么买,怎么样不踩坑的问题。
意外险的类别有哪些?
PS:这个分类可不是官方的,是我个人归纳的,不喜勿喷。
第一种可以简单理解为保费低、保得高,但是它本质上就是一个保险公司用来获客的产品,运营难度大,易亏损,所以稳定性最差。
而且可能会有一些相对隐蔽的坑点,不特别留意的话不太容易发现。
第二种就是价格为市场正常水平,性价比适中,但是稳定性较好的一年期意外险。
第三种长期型的意外险,目前市场上产品不多,较有名的有X安的长期意外13、X保寿险的守护者长期意外险、X仑健康的金刚保等。
这类险种往往意外伤残/身故的保障期间可以到70岁、80岁或终身,但是能附加意外医疗的险种很少,而且价格差异也不小。
购买意外险要避的坑有哪些?
1、职业
同样是购买100万的意外险:
办公室人员可能300块左右就可以,而且保险责任还很全。
一个建筑工人可能就要花3000块,而且要分几家购买,保险责任还抠抠搜搜的。
那么,假如我是一个建筑工人,投保时就写我是办公室人员,保费低、保障还高,行不行?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找拒赔呢。
职业要
以本人所从事的最高风险职业类别来确定。
比如我有三份工作,上午在办公室画图,下午在建筑工地搬砖,晚上去做蜘蛛人清理高层建筑的外墙。
那么投保时,我的职业类别是按哪个来定呢?蜘蛛人。不然出险时就会有拒赔风险。
2、年收入
有人可能会说了,我买个几百块的意外险,还需要看我的年收入?看不起谁呢?
但是事实确实是,有些险种会设置不同的投保限制。
究其原因,还是保险公司被骗保骗怕了。
当一个人投保的意外险额度远超出其年收入的时候,保险公司心里就不踏实了,为了避免麻烦,干脆来个限制。
至于理赔时会不会因为年收入而引起理赔纠纷?
暂时没有接触过类似案例。
但是保险公司已经有了规则,如果确实想投高保额,那换一个没有年收入要求的产品或者几个产品叠加就好了。没有必要在投保时隐瞒,从而埋下可能产生纠纷的导火索。
3、地域
没错,意外险投保时,有些也会有地域要求。
看看上图的风控规则第一条,
非sheet2地区投保100万保额都会被拦截,需降低保额。
一般来说,这种地域风控的在投保时会自动进行拦截,所以只要投保时一步步如实操作,不存在误投的可能。
又有“聪明人”要跳出来了:
如果我投保时在保额风控的区域,那我填一个不风控的区域地址不就可以了?
兄弟,不要在投保时就给自己埋下理赔纠纷的种子好吗?换一个险种不就得了,费那个神干嘛?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不限区域的意外险多的是。
4、医院限制
这个在投保时也是要密切留意的,如果保险公司除外的医院里面有自己经常活动的区域,那么请更换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09938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