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医疗险和大病险,许多客户都会认为有医疗险就不需要再买大病险了。面对这样的理解误区,我只能苦口婆心的一说再说,为了能让客户重新认识一下二者的区别,我就再系统的说一次。

医疗险和大病险是不同的保险,二者不能混淆,更不可替代,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有了医疗险就高枕无忧了。后面的医疗险,以平安保险的e生保为例。
从完善医疗保障角度看,只有统筹医疗,没有e生保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切记,e生保也不是万能的。
e生保是医疗报销险,的确,报销比例很高,报销额度很高,性价比更高,是对统筹医疗强有力的补充,但是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情,我们所有的医疗花费支出都发生在医院吗?

有些小病或许是这样,但对于大病来说则另当别论。
大病是很多人的认知盲区,到底什么程度的病才算大病呢?头疼脑热,发烧感冒,这显然不是,这些甚至都启动不了e生保。用一个容易理解的标准来说,医学界对大病的科学界定是在医院治疗后需要3-5年的康复期,这才符合大病级别。这个康复,不是说你可以去正常上班,而是需要老实在家休养,而且很多大病也容不得你到处走动,还可能需要人照顾护理。



如果你还质疑医院外的花销,那我们就来罗列一下吧。第二个字疗:不是指医疗,而是疗养,出院以后,因为大病大伤元气,需要营养品滋补,海参、燕窝、灵芝你就来吧,大病,不是发烧喝姜汤就行的。此外,还可能补充钙片维生素,而且是长期服用,算一个月2000元吃上两年也够一说了。如果大病需要器官移植,需要义肢,需要氧气瓶,你想过这些花销吗?

压轴的总是在最后,最后说这医疗费的费,是费钱的费,一个不小心,可能是报废的废!
首先,收入损失费是一笔巨大的缺口,让你三年在家疗养不上班,公司照常给你开支吗?不可能。三年收入损失有谁负责?如果一场大病卧床不起,除了自己收入损失,还要有人护理照顾,家人费工,雇人费钱,这都是潜在的支出。稍微极端一点,如果落下一个重度昏迷,这算大病,你认为往后余生你需要花费多少钱?这时候怎么办?
这时候,唯有大病险会挺身而出。但是,挺多少,挺多久,也不会意气用事,而要看你当初买了多少保额。买10万,给付10万,买100万,给付100万……我相信,如果真的久卧不起,就是赔付1000万你也会嫌少,可尴尬的现实是,在你有机会选择的时候,10万你可能都会嫌多,因为这是需要花钱买的。 回归正题,百万医疗解决医院内费用,大病险解决医院外费用,这是两条平行线,不可相交,更不可替代。用百万医疗替代大病理赔,这不可能;用大病险理赔去付医疗费,这不可取。 还是用那个经典的铁达尼号沉没案例结尾吧,铁达尼号已经绕过了海平面上的冰山,但是却撞到了海平面下隐藏的巨大的冰山,躲过了初一,没躲过十五,最终沉没。这个初一,就是产生在医院的显而易见的费用,用百万医疗解决,而这个十五,就是隐藏的产生在医院之外的费用,只能靠大病险解决。 这次,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