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
它表明权益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关系如下:

我们以一个项目为例,资产负债表示意如下:

房企资产负债表我们主要看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净借贷比率三个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
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从它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它以资产为参照,反映了企业的债务规模,进而揭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因为企业靠资产带来收益,如果以资产为参照,债务的规模占的比重越大,一个企业偿还可能性就越小,所以他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少。
那是不是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不健康呢?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在40%-60%之间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的行业,健康的资产负债率范围是不一样的,比如房地产企业。
房地产业排名靠前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就相当高,资产负债率都维持在80%-90%左右;
行业龙头融创中国,在2019年中期的资产负债率甚至达到90.84%,相当于100块的资产里面有90块是负债,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能够说明这些房地产企业都是高风险运营吗?
其实也不是,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对其内容进行展开分析,是不能够如此简单地下结论的;
比如上述房地产企业,其负债总额中包含大量的预收账款,也就是预售收取的房款,这一部分负债是不需要支付利息的;
所以尽管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如此之高,但是在前些年仍然能够发展很好。
那对于不同的数据使用方,资产负债率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债权人,最大的期望莫过于企业按时还钱和还利息,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那他的偿债能力是需要怀疑的,所以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获得借款的可能性就越低。
对于企业所有者和投资者来说,高效地经营资产获取收益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如果经营资产的收益大于负债的利息支出,那么合理的借款就是好的;
因为能带来更多利润,可以说是多多益善,这时候反倒是低的资产负债率是有害的,所以具体得看资本利润率和利息率的比较。
因此,资产负债率反映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使用该指标对企业进行分析要结合行业特点,可以以行业标杆企业为参照,再具体分析时还得对资产和负债的具体内容进行更加详细地分析。
为便于理解,我们举一个案例。假如有A、B两家公司,资产负债表如下:

A公司资产负债率=2688/3481=77%;
B公司资产负债率=1483/2372=63%。
房地产企业有大量预收款,剔除之后:
A公司资产负债率(剔除预收)=(2688-390)/(3481-390)=74%;
B公司资产负债率(剔除预收)=(1483-370)/(2372-370)=56%。
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都有所降低,还算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通常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卖出去的速度越快,经营效率也越高。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平均存货余额=(上年末存货余额+本年末存货余额)/2
很多朋友反馈很理解存货周转率这个概念,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卖苹果手机的,每次采购 1 台手机,要隔 1 个月才能卖出,一年下来你卖出 12 台手机。
采购 1 台苹果手机的成本假设是 1 万元,一年卖手机的营业成本,就是 12 万元;
到了年底,还库存 1 台手机,你这年的存货就是 1 万元;
正好去年年底,你的库存也是 1 台手机,所以你的平均存货就是(1+1)÷2,还是 1 万元。
最后,计算出苹果手机的周转率是 12÷1=12,也就是存货一年卖出了 12 次。
相比一年只卖出 1 次,卖出 12 次的经营效率显然更高。
所以存货周转率,一般是越高越好。
假设A、B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685亿、430亿,已知A、B公司存货余额分别为1485亿、868亿,则:
A公司存货周转率=685/(1485+1848)/2=41.1%;
B公司存货周转率=430/(868+1288)/2=39.9%。
说明A房企的周转率更高,经营效率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