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因为递延收益带有一定的递延性质,是一个暂挂的过渡性项目,需要在未来期限内合理的进行分摊,分期确认为收入或收益的。具体的解释内容小编整理下述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
不是所有递延收益都计入当期损益,只有部分符合法律规定的递延收益才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因为递延收益带有递延性质,主要是转入损益和权益之前的一个暂挂的过渡性项目。一般需要在未来期限内合理地进行分摊,分期确认为收入或收益,可以简单理解为预收性质的款项,即预收了收益,那么就属于负债类科目了。

流动负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在财务报表中递延收益列报于非流动负债大类。因为递延收益结转营业外收入时,并不会发生经济资源流出,因此递延收益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所规定的构成流动负债的任何一种情形,所以只能是非流动负债,列报于非流动负债大类的“递延收益”项目下。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规定: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3、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
4、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负债在其对手方选择的情况下可通过发行权益进行清偿的条款与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无关。
企业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流动性分类时,应当采用相同的正常营业周期。企业正常营业周期中的经营性负债项目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超过一年才予清偿的,仍应当划分为流动负债。经营性负债项目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这些项目属于企业正常营业周期中使用的营运资金的一部分。
递延收益为什么是负债?整体上来说,可以简单理解为预收性质的款项,即预收了收益,那么就属于负债类科目了。他具有一定的递延性质,需要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确认其收益,再进行合理的分摊。
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收到货币性资产时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总额法和净额法
总额法是指在取得时借记相关的资产科目,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资产处置收益,不在予以递延。
净额法是指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企业对某项经济业务选择总额法还是净额法后,应当对该项业务一贯的运用该方法,不得随意变更。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为:
1、总额法
(1)企业收到补助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例题:A企业购买一台生产设备,价值480万元,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收到政府补助450万元,剩余的30万元由企业自身承担。
(1)企业在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450
贷:递延收益450
(2)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借:递延收益48
贷:其他收益48
2、净额法
(1)企业收到补助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例题:A企业购买一台生产设备,价值480万元,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收到政府补助450万元,剩余的30万元由企业自身承担。
(1)企业收到补助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480
贷:递延收益480
(2)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480
贷:银行存款480
借:递延收益450
贷:固定资产450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在收到时应当先判断企业能否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收到时暂时无法确定,则应当先作为预收款项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待客观情况表明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后,在确认为递延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