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会计在一开始都很难搞清会计中的计提和结转,什么是计提,什么又是结转?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计提”?
简单来说,“计算+提取”就是计提,“计提”中包含了两种会计操作。
计算,和我们从开始上学起学习的计算并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不管你有没有学过会计知识、是否从事过会计工作,都应该是熟悉“计算”这项操作的。
提取和计算不同,是需要本身具有一点会计知识才能理解的概念。“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两种会计核算制度,权责发生制是比较常用的会计核算方式,如果是进入清算期的企业,就需要按照收付实现制来进行核算。如果是使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例如企业有一笔银行贷款,约定一个季度归还一次利息,那么可以通过计提应该支付的利息来保证没有利息归还的两个月能够利息准确。计提的具体操作就是,先计算出本月应该支付的利息,然后再在账上记上一笔财务费和应付利息。之所以将该操作称为计提,是因为这里并不存在实际支付,只是进行了计算和记账。
什么是“结转”?
结转指的是“结束”和“流转”,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通常会设立很多会计科目来归集相同性质的经济事项。会计科目不同,经济含义不同。我们在实际进行经济活动时,会计核算应该对应相应的会计科目,如果发生了新的经济事项,那么企业就需要用新的会计科目来进行会计核算。也就是说,会计科目变化,实物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但其中的价值也随着变化在另一个环节流转。因此,会计核算需要将原材料的价值流转到生产成本上,生产结束的同时,价值再流转到最终产品上。
需要结转的大致如下:
1、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为:
借 生产成本
贷 制造费用
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分录为:
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
3、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分录为: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4、以上所有完毕之后,月末结转,先结转收入类,分录为:
借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 本年利润
5、再结转费用成本类,分录为:
借 本年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6、最终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在年终时做),分录为:
盈利
借 本年利润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亏损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 本年利润
结转时,基本上都是从相反的方向转到另一科目。双向性的科目(如权益类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资本公积等)借贷方都有可能,结转时从相反方向结转。而收入类科目结转时肯定从借方结转(因为发生时在贷方),成本费用类科目结转时从贷方结转(发生时在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