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应付股利,是指按协议规定应该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为了核算应付股利应设置“应付股利”科目。在实际会计处理上,应付股利的会计分录是怎么做的呢?应付股利又是什么?本文详细介绍应付股利的会计分录以及应付股利的相关概念。
一、应付股利的会计分录
①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应分给股东的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注:若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批准的不一致,则应调整会计报告年度相关项目的年初数(以董事会多为例)
借:应付股利
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二、应付股利是什么?
企业的应付股利,是指按协议规定应该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由于企业的资金通常有投资者投入,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利润,在依法纳税后,还必须向投资人分配利润。而这些利润在应付未付之前暂时留在企业内,构成了企业的一项负债。应付股利属于流动负债。
应付股利和应付现金股利的区别有哪些
应付股利是一个负债科目,是一级科目。应付现金股利是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两个名词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现金股利是指股份有限公司以货币资金支付给股东的股利。用现金发放股利,是最常见的股利发放形式,宣告了现金股利,就要向股东分派现金,从宣告之日起,即为公司的一项流动负债,记入“应付股利”账户。
股票股利是指采用增发股票的方式向股东分派股利,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有着根本的区别:
股票股利并不将公司的资产转移给股东,只影响股东权益账户;而现金股利是对现金资产的分配。当公司董事会一经宣布发放股票股利,税后利润的一部分便随即资本化,增加了股本,减少了留存收益,但股东权益总额不改变。因为它们都属于股东权益项目,它只是从一个股东权益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股东权益账户,所以,股票股利并不影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只是股东权益结构发生了变化,即将部分留存收益转为股本。
以上,就是应付股利的会计分录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