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业务的魅力在于其依靠经常性订阅式的收费模式,以建立、维持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许多SaaS产品要求签署带有预付款条款的年度协议,以此形成管理层和投资者喜欢的递延收入。
事实上,早期和成长阶段的SaaS公司往往依赖于增加递延收入产生的现金动力为其增长筹资。然而,管理团队经常未能意识到,他们对递延收入的上瘾会大大增加其业务风险,并可能导致其业务比以往任何预想都更加脆弱。
而公司管理者经常混合使用财务术语“收入”和“现金”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此外,许多人不了解递延收入的概念,更不用说造成和消减递延收入的构成。
1.递延收入vs现金
当从一位客户那里收取现金时,递延收入相应产生。该客户的递延收入在协议期间(12个月),每月把这笔现金的1/12转换为实际收入。例如,一个为期12个月的合同,收到24,000美元现金,从收款当天开始记录24,000美元的递延收益。在此之后的每个月,通过记录2000美元的实际收入,将月度的递延收入余额减少2000美元。
现金与收入差别甚大。事实上,由于现金收入是预先收取的,所以收入是实际业绩表现的滞后指标。用户增长率的小幅变化可能导致现金收益的不成比例的变化。尤其要注意的是初始增长率达到预期时,随后几个月增长率偏离预期将导致的后果。
2.对SaaS业务的影响
为了说明现金杠杆波动,我们来看一下微小变化对于一家处在增长阶段SaaS公司的影响。基准情景1:假设我们的公司的用户初始数量为1,000,平均年合同金额为25,000美元(2500万美元年经常性收入)始终在期初支付。让我们进一步假设,管理层预计接下来每月订单数量将连续增长4%,并建立其经营结构计划,使其经营现金流(OCF)月平均值不亏不赚(为零)。
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科目。递延收益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账务处理:
(一)总额法会计处理
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1.取得时:
借:××资产
贷:递延收益
2.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二)净额法会计处理
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企业按照扣减了政府补助后的资产价值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会计分录为:
取得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购入资产时:
借:递延收益
贷:××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