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简政放权的推进和深入,创业者在办理工商登记的时候遇到的手续和过程越来越简化了,这是制度的完善也是广大的福音,最近大家可能都听说了一些关于证和照的名词,比如先证后照、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等,那么这“证照分离”和“先照后证”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的“照”指的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证”指的是各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以前我们一直都是“先证后照”,即先办理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再拿营业执照。而“先照后证”则正好反过来。
举个例子:现在需要开一家饭店,注册公司名称为上海某某餐饮公司,但是在办理工商登记的时候需要你先办理两个许可证,分别是去卫生局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去食药监部门办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这两个许可证拿到之后才可以把营业执照办理下来,这样是很耽误时间的,会对我们的经营造成很大的不便。
证照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从原来的“先证后照”,变成现在的“先照后证”,把许多前置的审批改成后置。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要开饭店,可以先把营业执照办理下来,再去申请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这样会大大简化办理流程,提高效率,但是也会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企业办理了营业执照,能不能拿到许可证,需要多长时间拿到许可证,这个判断和预期还不一定很清晰。
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考察上海自贸区的时候,上海为总理准备了几张PPT,来介绍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和改革推进情况。其中一张就是“深化’先照后证’改革”。
这张PPT上说,上海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目前把136项审批事项纳入改革试点范围,分5类情况:
1、强化准入管理(34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事项
2、取消审批(13项):企业生产经营不涉及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事项
3、审批改备案(18项):不需要政府部门事前同意即可开展经营活动的事项
4、告知承诺制(26项):管理要求和条件明确、企业能自我评判并承诺遵守的事项
5、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45项):不能取消,不能改备案,也不能告知承诺的事项
这里并没有具体说明“证照分离”的定义,但是我们从政策上来推测,所谓的“证照分离”指的是“证”与“照”的相互独立,即办理营业执照和办理经营许可证是独立分开的,既可以先照后证,又可以先证后照,二者没有强制先后办理的顺序。政策在调整和完善,目前试点的是自贸区,所以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还需要一些时间,大家可以多关注最新时政,获取一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