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了企业运营效率的两个财务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很多企业的资产里,存货占了大头,尤其是生产型和零售型企业。但也有的企业存货占比很小,甚至还有极端情况,几乎没有存货的。不要觉得奇怪,比如讲分析财报时候采用的案例“长江电力”,这家企业就几乎没有存货,都可以说完全没有存货,因为人家的产品压根就不需要放进仓库里,仅有的一点点存货还是设备的零配件。所以针对存货不多的企业,只能说他不适合用“存货周转率”这个财务指标,可以采用其他指标,就是今天要讲的第一个“流动资产周转率”。那么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多少合适?如何计算?

流动资产周转率如何计算?
企业可以没有存货,但是肯定不能没有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指的是营收和流动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看了昨天内容的朋友肯定还记得,效率是直接可以增加收益的。
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其中主营收入在财报里直接可以看。
平均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年初余额+流动资产年末余额)/2
从计算公式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每一元钱的流动资产,一年可以赚几次钱。
那么大概就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流动资产周转率小于1,说明投入的资产一年还赚不了一次钱,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很低,收益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第二种:流动资产周转率大于1,说明投入的资产一年可以赚多次钱,企业资金利用效率高,收益同样也会高,而且周转率越高越好。
既然周转率越高越好,那就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提高营收;
第二种、减少流动资产。
优秀的企业都会选择第一种,企业之所以优秀,有两个特征:
第一个、业绩好,能持续赚钱;
第二个、稳定。
一家不管是业绩还是基本面变化很大的企业,肯定不是优秀的企业。
优秀的大企业肯定是各方面都很稳定的。
总结:
流动资产周转率必须要结合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起分析才行,存货周转率昨天分析过了,明天继续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最后再来个总结,就完美了!好啦,今天只讲了一个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我修改过的计算公式和做得表格的重点中的重点,一定要都记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