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跨境电商的逐渐普及,商标侵权问题也随之增多。为了更好地了解跨境电商商标侵权情况,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一、跨境电商市场状况
据统计,2018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约为2.8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占据了约1/4的份额。而根据中国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1.6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这些数据表明,在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市场中,商标侵权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跨境电商商标侵权案件数量和类型
中国商标局近年来公布了大量跨境电商商标侵权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其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拟商标注册侵权
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经营者往往会通过商标的先注册来获取商业利益。但是,在此过程中,若出现他人抢注或仿冒的情况,就会对商标原有权益造成侵害。例如,2018年有一起以“KINTO”为名的灯具商标侵权案,侵权方在先向中国商标局申请注册该商标后,冒名注册到跨境电商平台上,导致原商标使用方遭遇严重损失。
2.侵犯商标专用权
侵犯商标专用权是指他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商标,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混淆与误认。例如,2019年有一起以“Mercedes-Benz”为名的汽配商标侵权案,保时捷公司发现一家国内广告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篇广告,广告中使用了包括“Mercedes-Benz”在内的多个保时捷商标,导致消费者误认为该广告与保时捷公司有关,给其造成了不良影响。
3.侵犯商标声誉权
商标声誉权是指商标作为企业形象、产品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出现被他人恶意侵犯及滥用情况,会对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近年来不少跨境电商平台上出现了“三只松鼠”干果等知名品牌商标被恶意注册并仿冒销售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三、跨境电商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置情况
针对跨境电商商标侵权案件,中国政府、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及相关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处置。
1.加大司法力度
2017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在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中加入了“网络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并对跨境侵权进行了明确界定。此举为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司法基础。
2.建立监管机制
针对跨境电商商标侵权问题,商务部于2018年成立了“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联合多个部门开展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的多种形式,如加强线上监管,推进线下协同办案等。
3.加强企业自我保护
在跨境电商市场中,企业需要加强对商标的保护,例如注册商标、维护专用权、提高品牌知名度等,以免被他人侵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语
跨境电商商标侵权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改变。本文仅就其数据报告作出一定分析,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于跨境电商商标侵权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