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商标侵权案件分析(新型侵权手段揭秘)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然而,也因此,跨境电商商标侵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一些跨境电商商标侵权案件,并揭示一些新型侵权手段。
跨境电商商标侵权案件:
第一起案件:浙江博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诉北京亦庄国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勇德国际航运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2019年3月26日,浙江博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诉北京亦庄国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勇德国际航运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涉及到“WED2C”商标,被告公司在其销售平台上售卖“WED2C”品牌的商品,并在商品页面上使用“WED2C”商标,导致原告公司的商标权受到侵犯。
第二起案件:杜塞尔多夫商业法院判决亚马逊要赔偿女性品牌设计师1800欧元情感损失费用
2019年6月25日,杜塞尔多夫商业法院判决亚马逊向一位女性品牌设计师支付1800欧元情感损失费用。这位设计师发现,在亚马逊的市场上有第三方销售商售卖其品牌的假货,她曾多次向亚马逊提出投诉,但亚马逊未采取任何行动。最终,这位设计师起诉亚马逊,法院判决亚马逊应当承担相关责任。
第三起案件:宝洁公司诉淘宝网侵权案
2013年,宝洁公司在美国加州联邦地区法院提交了一项针对淘宝网的诉讼案件,指控淘宝网上存在大量销售假冒宝洁公司品牌产品,淘宝网未能有效打击假冒商品。虽然此案还在审理中,但该案反映了跨境电商平台需要更多地采取措施来打击假冒商品。
新型侵权手段:
1. 网店擅自上架商标商品
在一些国家,商标注册权人可以选择授权第三方销售其商品。然而,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一些网店会擅自将商标商品上架,并且可能在页面上使用商标标识。这将对商标注册权人产生不良影响。
2. 购买商标关键字广告
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可能购买商标关键字广告,以便在搜索结果页面中出现。这将导致商标注册权人的品牌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3. 窃取商标产品设计图并制造假冒商品
在网络上,许多商标产品设计图都公开可见,因此有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将这些设计图下载并制造假冒品来进行销售。这种行为将给商标注册权人造成损失。
总结:
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商标侵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商标侵权的监管和控制,维护商标注册权人的利益,推动跨境电商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商标注册权人也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避免商标侵权对自身品牌形象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