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证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中,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如果企业的在职职工人数在30人(包含30人)以下的,那么就可以暂免缴残保金。除此之外,该项方案中还对残保金政策做了其他方面的调整。想了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残保金政策的四大变化
分档征收:残保金原本是只有单一征收标准的,现在被调整为分档征收,在本省(区、市)规定比例的基础上,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低于省的规定但在1%以上的,三年内按照应缴纳残保金的50%缴纳即可;如果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低于1%,那么需要缴纳的残保金应为应缴纳费用的90%。
小微企业免缴残保金:企业在职职工总数30人以及30人以下的,可以暂免征残保金。
社会平均工资口径得到明确:残保金征收标准上限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两倍,而社会平均工资口径被明确为“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加权平均工资”。
对就业形式进行按比例安排:用工单位在安排残疾人在本单位就业时,如果采取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方式,那么残联在审核残疾人就业人数时,将会把劳务派遣的人数计入并对该企业加强动态监控。
如何计算残保金
我们了解了残保金的相关政策后,再一起来看看残保金的计算方式吧!
残保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残保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5%-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没有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在计算残保金年缴纳额时应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计算出的人数可以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残保金,全称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字面上就看得出来残保金就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就业的,一般来说需要缴纳残保金的主体就是没有遵循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团体、企业、单位等等,所以不少企业也因为不理解残保金的相关事项,找到小编进行询问。
企业需要对残保金做一个了解,首先是关于缴纳残保金的条件,只要企业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招聘残疾人就业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缴纳残保金,缴纳残保金的费用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对于招聘残疾人的官方规定如下: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依法缴纳残疾人保障金。计算公式就是以用人单位上一年度平均在职职工总数为计算基数的,比例为1.5%。
关于残保金,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