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就是要交税的工资(扣除掉所有可以扣除的数据)。应纳税所得额越高个税缴纳越高,填写自己六项扣除数据可以轻松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个税缴纳。
我举2例子,例如1:路人甲每一个月1万工资,没有任何六项扣除,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500元
路人甲2022年1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5000-500=4500元,应纳税额:4500×0.03(税率)=135元(交税135元)
路人甲2022年2月应纳税所得额:(10000+10000)-5000*2-500*2=9000元,应纳税额:9000*0.03=270元
总结:个税计算方式是累计的每个月叠加起来,如果每个月工资2万的下半年某个月你会发现你交税突然增加,那就是你突破了另外一级税率,不在适合3个点了。全国都这样的,不用惊讶哦。
例如2:路人甲每月工资1万,社保个人部分500元,他在深圳租房(1500元)有两个孩子满我3岁(2000元)且是独生子父母任意一人满60岁(2000元)增加扣除合计5500元,此时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5000-500-5500=-500(负数不需要交个税)
总结:有没有六项扣除数据尤为重要,请据实填写即可。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免税率亦称“税率为零”,从理论上说,零税率与免税是不同的。免税是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种纳税人,免除其本身负担的应纳税额,而外购的货物或劳务仍然是含税的。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本环节课税对象不纳税,而且以前各环节转移过来的税款亦须退还,才能实现税率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税率为零的含义在不同税种上的使用,并不严格。
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即每月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数据供你参考,每个人的数据不一样,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算的工资个税可以留言,用你的发财手段给我点个赞呗,谢谢你,因为有你的点赞和分享让我的文章帮助更多的人,祝你好运连连,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