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是什么科目?与资产减值准备的区别是什么?想了解相关的知识,就请往下看吧。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期末要结平本科目,也就是要转到本年利润。
一般常用的明细有
“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分别对应的资产负债表科目是
“坏账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例如,存货本来是90万,期末测试时它的公允价值是80
则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存货跌价准备10
坏账准备是资产类的备抵科目
例如你应收账款本来有90万,发生坏账损失10
则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10
贷:坏账准备10
借:坏账准备10
贷:应收账款10
坏账准备类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区别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损益类科目,隶属于6701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是指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等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时,所形成的或有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类科目,资产类备抵科目,余额在贷方,反应本机构未转销的减值准备,隶属于1603科目。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很多会计科目的名称最后两个字后面都有“准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很多会计科目的名称最后两个字后面都有“准备”,比如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今天小编帮大家只整理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提供帮助。
首先大家肯定会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它是属于资产类科目,一般是指在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中。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会在企业的会计年末或者是指定的核算期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减值已发生,一般财会人员也不必作帐务处理,不同会计期间的减值损失与时间推移或是否正常使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系统的联系。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怎么计算的呢?它并没有很明确的计算方法,主要是以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作为折旧基数,在计算的时候通过对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帐面价值的估价、分析比较、判断来进行计提的,这里要提醒小伙伴们注意的是,如果是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话,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是不作调整的。而且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是不得转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