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责审核货币资金的支付和应付账的核算工作,包括现金支出凭证、银行转账支出凭证、外币支出凭证、工资表发出,领用物资分配表及会计凭证等。
二、核对和清理应付账目的全部账务。负责进口物资成本的计算,并按“收货报告”所填的使用部门分配入账。
三、审核货币资金明细账户,保证总账和明细账余额相符。做好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四、负责应付税金的核算,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纳税。
五、合理调度资金,保证合理的外币、本币等银行存款额。对资金的周转情况,定期向财务部经理报告,并提供各种系统、全面、综合的数据资料。
六、编制会计凭证,结转期初各类库房的账面盘点账。
七、审核每日应付账会计和出纳员的全部原始凭证、支出凭证和会计凭证,审核银行存款对账单和银行调节表,做到账单相符、账表相符、账账相符。
八、审核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项及会计凭证,审核财产分配表及会计凭证。(备注:企业运用新会计准则的话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已经取消。用其他会计科目核算相关费用。)
九、清理各项购货定金、应付货款、应付税金以及应付。
我眼中的应付会计,工作分为三个层次。
一、基础核算
1、对别的部门提交的单据逐笔审核,做到不多付一分钱
虽然这是很基础的事,但实际工作中要真的完全实现还挺难的,这也是很多公司要设置多轮审核的原因。在这个环节,忘掉所谓的财务专业知识的,就把这件事当做常识一样简单,就把自己当一个杂货店的老板,算算要给供应商多少钱。
2、对每一笔贷方增加额都要小心翼翼
实际操作中大家所用的系统各有差别,但最终都避不开一个基本的分录
借:原材料/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千万要注意,这里的应付账款一定要体现实际的货值。比如这批货物含税价值11.3万,但对方多开1000元,也不想重开发票,此时我们的应付会计就不要那么死板非要退回去,你完全就按11.3万挂账,多开的可以下期少开或者就此关闭,但千万不要按11.4万挂账了,否则就会产生多付款的风险。
3、长期合作的月结供应商财务直接管理
不知道大家的实际工作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采购在提交付款申请,当然,对于不定时付款的事项肯定是需求部门提单的,但对于月结客户,没有必要让采购参与,财务完全根据账面数据包办,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沟通成本。我知道要转变需要克服心理障碍,因为大家的心理都是倾向一件事参与人越多越好,因为出事后自己分摊的责任就小。作为财务人员还是尽早改变观念,公司会看到你对流程的优化,加薪升职就不会太远。
二、应付分析
1、出账后的借方余额分析
导出科目余额逐笔确认应付借方余额是每个月都要例行做的事。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是给供应商重复付款过了三年才发现,结果过了追诉期,打官司劳民钱财并且胜算不大。如果每个月都去逐笔点检了借方余额,错付的第二个月就能被发现,损失也能及时挽回。
至于账龄分析我认为应付可做可不做,注意力还是关注借方余额。
2、库存分析
这项分析可能大多数公司是挂在总账会计,但应付会计分析才是最合适的,因为库存的多少是来自每个供应商。
库存的分析要定位到每一款产品,用些函数,物料再多也可以分分钟出数据,再逐笔去看合理性,结果通报给采购部为一一步采购决策提供参考。
三、改变数据
将供应商的结算周期和月均结算金额做个对比和排序,可以从供同类型产品不同供应商、供应商的不同时期结算额、供应商的资金实力等维度做对比,分析哪些还有潜力延期,或者现金改为银行承兑支付。每一笔的周期延长都是资金成本的节约。
对于以上所提到的大家有疑问的或者你们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