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不少企业的福利之一。
首先,我们要搞懂股权激励是什么?
股权激励(equity incentive)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
这一措施出现主要是在股市较为早期的时候,资金都比较紧张,而资金不足带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员流失,尤其是团队的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他们的流失会为创业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为提高团队凝聚力、用有限的薪资留住管理层及核心员工,企业家们绞尽脑汁、慢慢研究出了以公司股权为标的,向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在内的其他成员进行长期激励的制度,即股权激励。
除了初创公司之外在公司进入稳定期的时候也会对于核心人员进行一定的股权,留住人员为公司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形式有:1、员工持股计划;2、股权奖励计划;3、期股期权计划;4、收益共享计划;5、模拟股权计划;6、MBO计划
在上市公司中也会出现,不过公司在上市之前和上市之后做股权激励差别很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上市前的股权激励方式比较灵活,在模式、数量、价格、激励范围等方面没有那么多限制,而公司在上市后实施股权激励则被要求按照规范的方式来操作,限制比较多。例如,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模式基本为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三种,数量上要求总量不超过总股本的10%,单个激励对象数量不超过1%等。同时上市后实施股权激励需要报证监会批准,要求非常严格。
2、上市前实施股权激励,由于公司的股权没有一个公开的交易市场,因此很难确定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这给定价及员工以后变现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但上市之后由于有公开的交易市场,实施股权激励进行定价和变现则非常容易。
3、上市前实施股权激励给予员工的价格往往非常低,上市之后给予员工的股票价格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其中折扣最大的为限制性股票,价格不得低于股票前20、60或120个交易日均价的50%。
通过股权激励的形式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员工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不可忽略的是,股权激励虽是企业激励员工的好帮手,但是其中所涉及的税务问题的复杂性,也让老板们摸不着头脑。
金知就和大家聊聊股权激励那些事。
股权激励的方式
员工持股类型主要有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两种。
直接股权激励,即员工成为工商登记在册的股东,直接持有公司股权。
间接持股,即通过持股平台的建立,让激励对象作为持股平台的股东或合伙人,通过持股平台间接的持有上市主体的股权。
从股权激励形式而言,包括股票(权)期权、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虚拟股票等,企业比较常使用的为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情形的税务处理方式,综合选择适合企业的股权激励类型和形式。
股权激励涉税问题需要分不同公司性质分别分析,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涉税机制会相对成熟一些,但也别掉以轻心!非上市公司则更需要特别注意啦!
在此我们重点在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注意事项。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注意事项
一、能够实行的条件
在实行股权激励的时候必须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能够进行议事制度,另外就是具有完全的退出制度,这是因为非上市公司是封闭性的,股权流通受到限制的问题,避免造成股东出现纠纷而造成公司出现?;?/p>
二、选择的对象
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参考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象,不过也不能够完全的照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操作。比如一些轻资产的科技型公司,主要是无地无房,而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力资源,因此对于创始人团队、股东团队或者是技术管理团队是进行激励的对象
三、激励总量
对于股权激励对象放开多少股权才能够起到作用并且不影响公司发展。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时候有明确的规定是,使用股票激励的时候不能够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适用股权的时候累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对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时候是不是又可以参考呢?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不受到这个指标值的限制,应当充分考虑到公司的情况,并且是要平衡老股东和激励对象之间的分配公平问题。
四、股权激励模式
在非常公司中有限制性股票、期权以及股票增值权等模式,而非上市公采取的模式在第
一模式的时候比较常用,第二种在上市公司比较流行,非上市公司实行条件不足,而最后一种使用的都比较少。对于限制性股票的采用非上市公司可以对于股权转让的限制、表决权以及分红权利等进行一一限制,模式更为丰富一些。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涉税问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如选用员工直接持股的方式实施,所涉及的税种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01
个人所得税
1)同时符合以下7个条件的可实行递延纳税政策,也就是员工在取得非上市股权激励时可暂不缴纳,递延至转让该股权时纳税。
股权转让时,按照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取得成本及合理税费后的差额,适用‘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照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016】第101号
提醒
非上市公司股权持有期间的分红属于股息红利所得,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2)股权激励计划所列内容不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或递延纳税期间公司情况发生变化,不得享受递延纳税优惠,应当在获得股票或股权时(也称行权时),对员工的实际出资额低于公平市场价格的差额,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3%~45%的税率征税。
并在转让股票或股权时,再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税率缴税。(【2016】第101号)
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是否真“优惠”?
所以,在非上市公司获得股权激励时,企业及员工双方需要充分考虑税收负担差异,根据行权日市价与施权价差额所得的不同,选择是否适用递延纳税优惠,合规减轻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提升激励的效果。
02
企业所得税
在我国境外上市的居民企业和非上市公司,凡比照《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且在企业会计处理上,也按我国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的,其股权激励计划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可以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法执行。
从税务筹划看企业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可以说是企业长期发展、吸纳、保留人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管理措施,由于税收问题的复杂性,股权激励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处理好税收问题。
那么,为更好的实现企业激励的成效,企业该如何选择员工持股类型呢?
一般来说,对于上市公司常用的股权激励方式为员工直接持股;但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一般会采用员工间接持股的方式,也就是员工持股平台。
间接持股又分为个人通过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和通过合伙企业持股两种方式。
从管理和税务收角度来说,通过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的间接持股方式,是近年来多数企业优先选择的股权激励模式。
对于有限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如果要转让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首先对溢价部分要交一部分所得税,持股平台向员工分红的时候,员工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而有限合伙是先分后税,有限合伙持股平台如果转让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直接在合伙人层面纳税。
当然,每个公司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企业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税负因素,并邀请税法专业人员全程参与把关,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激励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