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的费用有几种不同的分配方法,大家一定想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吧,它们又适用什么情况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实际(定额)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废品损失)
一部分企业比较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往往会单独统计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废品率,要求成本会计单独核算废品损失,最终废品损失还是会转到生产成本。
废品损失也要核算料+工+费,我们统计起来比较麻烦,可以考虑用标准成本(计划成本)。
(1)可修复的废品,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废品损失,不必单独计算其生产成本
(2)不可修复的废品,要核算废品从领料开始到发生的人工、分摊的制造费,扣除收回残料的价值。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这种方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由于工资分配表中有现成的生产工人工资的数据,所以采用这种分配方法的分配数据非常容易取得,核算较简单。
3、机器工时比例法
按照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但是如果企业是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简单的加总,可能会影响分配的准确性。
一般在每月月末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归集好的“制造费用”分配转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
对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不用分配,即可以直接转入该产品成本。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是间接成本,那么就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
工时比例法
工时比例法分为机器工时比例法和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两种。前者适用于产品生产机械程度较高的车间,即按照各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后者较为常见,即按照生产工人工时分配制造费用。
工资比例法
此方法即以生产工人工资分配制造费用,该方法和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相似。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此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即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度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另外,还可以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等方法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其分配方法,但是确定后就不要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