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标明的利率是票面利率,确实用来计算收益的,比如发行时票面价格100元,标明5%利率的债券,那么利息就是5元,到期你就可以获得总共105元(债券价格+利息),这样看起来并不会亏损,那么亏损到底从何而来?
答案,债券价格和?信用违约?等?。第二种很明显,不再赘述,下面是分析第一种原因:
理论上,发行时票面价格就是债券价格,而且一般情况下,由于债券发行机构都是政府,银行等等,所以债券价格很少变动,这也是债券属于低风险的理财产品的原因。
但是实际上,债券的价格会变化,主要因素是利率,利率上升,价格下跌,利率下降,价格上涨。
那你知道为什么债券价格跟利率是负相关的关系么?
因为债券具有市场的属性,市场价格总归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当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反之,价格上升。
你可能又会问了,利率怎么影响会供求关系?看似不相关呀,其实不然,深处是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利率上升了,意味着银行存款收益高了,其他可选收益高的产品也多了,这时候就出现了债券卖出交易了,市场上债券多了,此时供大于求,债券价格必然降低。
你可能会说,那我不卖不行么,一直等待高点价格或者债券到期。当然可以,那样只是浮亏,不会真正亏损。但是理财追求的永远是高收益,手里的资金呢又是有限的。如果卖出去的债券后,投资其他产品,不仅能弥补损失,还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的收益,我肯定会卖。
1、利率风险。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差的债券使得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从而遭受降低损失或丧失新的投资机会。
3、信用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4、再投资风险。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利率为14%,短期债券利率13%,为减少利率风险而购买短期债券。但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降低到10%,就不容易找到高于10%的投资机会,还不如当期投资于长期债券,仍可以获得14%的收益,归根到底,再投资风险还是一个利率风险问题。
5、回收性风险,具体到有回收性条款的债券,因为它常常有强制收回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常常是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按券面上的名义利率收取实际增额利息的时候,一块好饽饽时常都有收回的可能,我们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就会遭受损失,这就叫回收性风险。
6、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期间,投资者实际利率应该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若债券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8%,则实际的收益率只有2%,购买力风险是债券投资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