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会计基本平衡原理为依据,使用“借”和“贷”作为记账方向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借”是账户左边的定位符号,称为借方;“贷”是账户右边的定位符号,右方称为贷方,所有会计账户都是这样定位的。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分为两大阵营)。
资产、成本和费用类会计账户: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会计账户: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
【提示】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关于六大会计要素增加、减少含义分两大类:
【第一阵营、资产类、费用类、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资产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费用类成本类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结转额)
【第二阵营、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会计科目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收入类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结转额)
说明:
1、结转额对于收入类科目来说,是从其相反方向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贷方的本月收入确认额。
2、结转额对于费用、成本类科目来说,是从其相反方向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借方的本月成本费用确认额。
3、损益类科目指:【主要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等需要参加盈亏核算的会计科目,这些科目的共同特点是月末要从发生额的反方向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
4、损益类科目月末无余额:月底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参加经营成果即盈亏核算,所以损益类科目在执行完毕“损益结转”规定动作后,月末一般没有余额。
收入类科目借贷方向是借增贷减。成本、费用类属于借增贷减。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均属于费用类,所以是借增贷减。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同样是借增贷减。借减贷增记忆方法:首先,先抓住两个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成本=利润。费用增加,意味着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跟权益记的贷方相反——记借方。利得增加意味着权益增加,应该记贷方。损失增加意味着权益减少,相反方向记借方。利得大于损失加费用,也就是贷方大于借方的时候,利润科目就记在贷方。
例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会计账户增减变化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资产增加,负债增加会计等式成立
B.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会计等式成立
C.费用增加,负债增加会计等式成立
D.资产减少,费用减少会计等式成立
【答案】D 资产减少,一般会导致费用的增加或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