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商标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商标侵权、商标诉讼等问题也逐渐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商标成为企业对外形象及市场竞争力的标志,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资产。
然而,不幸的是,有时我们的商标会被他人申请或侵犯,导致商标被判定无效,这时企业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商标被判定无效的原因。商标被判定无效通常是由于商标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时存在虚假信息、商标专利法规定的禁止注册条款、商标与他人商标太过相似等问题。
如果企业所持商标被判定无效,那么需要及时进行商标无效宣告答辩流程。具体的流程如下:
首先,申请商标无效宣告,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和申请书。可以通过律师事务所或相关机构协助完成,也可以自己进行申报。申请商标无效宣告的时间通常为在商标局给予商标注册后5年内。
第二,审核机构收到商标无效宣告申请后,将对商标进行审核。审核机构会对商标的申请、注册、续展等过程进行审核,判断商标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如果审核机构认为商标不存在普遍性的排他性,那么就会将商标判定为无效。
第三,如果商标被判定无效,企业可以对此进行申诉或上诉。
总之,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如若出现商标被判定无效的情况,企业需要及时进行无效宣告答辩流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