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1月份,灵活就业人员也需要开始缴纳2023年的社保费用了,在缴费标准上有所变化,此外灵活就业人员在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待遇,以及享受社保补贴待遇方面也需要注意一些变化,事关个人的切身利益,及时了解。

一、1月份起,灵活就业人员将按照新标准缴费,费用有所增加,且对于少交的部分,也需要补缴
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保缴费,以养老保险为例,是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选择缴费档次的,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上调,缴费标准也会提升。
比如山东,根据发布的暂定2023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的通知,其中2033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暂按21888元和4378元执行,就比2022年上涨了10%。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上下限预计也会有所提高。
再比如黑龙江,已经公布了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相比2021年同样上涨将近10%,对应的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也会提高,灵活就业人员选择最低档次缴费,每月需要增加几十块钱。
一般来说,由于各地2022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在下半年公布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2023年的费用,暂时还是按照2022年标准缴费,等到新的数据公布后,再补缴少交的钱。比如说安徽蚌埠市,近期就发布了灵活就业人员补缴2022年度养老保险费差额的通知,当地按照最低档次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补缴2022年1至9月份的养老保险差额费用,共计725.22元,这笔钱需要从2023年1月起进行补缴。

二、1月份起,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注意退休年龄变化,按规定办理退休享受待遇
大家知道,根据目前的规定,男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5岁,不过也有一些地方在界定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上,是有差异的,符合条件可以跟女性职工一样在50岁退休,相当于提前了5年。
像江苏、山东等地都有这样的政策,而江西南昌、九江等地则是从2023年开始,对于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进一步做了明确,对于2011年6月前,有以企业职工(工人岗位)身份参保缴费记录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照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
三、1月份起,灵活就业人员领取社保补贴待遇,也需要注意金额等变化
灵活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话,也是可以领取社保补贴的,很多地方的补贴标准是按照个人缴费(缴费档次在100%内)的2/3给予补贴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个人2023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提高了,但是符合社保补贴的,获得的补贴金额也是有可能增加的。
此外,一些地方也在调整补贴政策,比如说湖北公安县,从2023年开始就扩大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范围,其中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等等,可以获得补贴,每月补贴350元。
四、1月份起,到年底前,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补缴2022年的费用
由于2022年对于缴费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推出了缓缴政策,个人如果在2022年选择了缓交养老保险,那么可以在2023年年底以前及时进行补缴,逾期则无法再补缴了,到时就会造成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少了一年,对于养老金待遇会有所影响。因为现在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正常来说是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了。
需要注意的是,补缴2022年的养老保险费用,一些地方已经明确要按照2023年的缴费基数来定,比如河北,灵活就业人员2023年补缴2022年费用的,要在2023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之间选择。

综上所述
从1月份开始,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注意社保缴费标准的变化,比如缴纳养老保险费用预计会有所上调,此外也需要关注退休年龄规定,社保补贴相关变化,如果是2022年申请了缓交养老保险的,在年底前注意及时进行补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