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到跨年发票到底是报还是不报?报销吧,税务风险分分钟请进来;不给报吧,报销人员不肯罢休。
这对财务人员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不管怎么处理,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关键是,2021年的发票2022年报销这类情况怎么处理才能不给自己找麻烦。

跨年发票两种情况:
1、发票的业务和支付实际发生是在2021年,但开具是在2022年;
2、发票开具时间是2021年,但却未能在2021年入账,报销和入账都延后至2022年。
会计如何处理跨年发票报销?
虽然原则上会计处理账目应该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把上一年度的费用放在下一年度是不可取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这样的问题不得不解决。

1、跨年开具的发票处理方式
很多会计在使用《发票小工具》管理发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固定逻辑:来报销就得提供发票,而且必须是真实的电子发票原件。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业务已经发生,这笔费用就应属于当期,计入账目上,发票只是作为一种费用凭证用于核算,发票是否取得与此并无太大关系。
所以,遇到这类情况,即使没有发票,会计也应该直接分录,记入当期费用。
2、上一年度开具未入账的发票处理方式
发票在2021年底就开具了,却因为公司财务结账而没有入账,这本该归入到上一年度的账目怎么处理呢?

直接计入“年度损益”这个科目,既可以让这笔费用顺利入账,又不影响2021年整个账目的利润。
跨年发票虽然可以报销和入账,但是增加了会计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避免跨年发票报销和入账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