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纳金指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那么税收滞纳金怎么计算?税收滞纳金计算公式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税收滞纳金计算公式为:
滞纳金=滞纳税款×滞纳天数×滞纳金加收率。
滞纳天数的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滞纳天数为税款滞纳日至税款实际缴纳日之间的天数。在税收检查中,查补滞纳税款往往分别归属于检查所属期甚至更长时间跨度的各个纳税期内,因此滞纳天数应分别对应于各期查补滞纳税款分别计算确定。确定方法是:各期查补滞纳税款的滞纳天数应等于实际应缴税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至实际缴纳之日之间的天数。
滞纳金主要是指我们未按规定所需要多缴纳的税款,各种情境下没有按时还款或者缴税都需要缴纳滞纳金,就算是由于计算错误导致少缴税款,随后尽管补缴了该笔少缴的税款,对于企业来说还是要缴纳税收滞纳金的。
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所以滞纳金的计算方法是滞纳税款×0.05%×滞纳天数。
这里要注意的是,滞纳税款就是指税金数额,比如有500万少交纳了,就按500万算。,滞纳天数,就是从申报期结束后到补税的日期.这两个日期相减就是滞纳天数,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比例是固定的。
虽然《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了滞纳金的加收期间和比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查补税款的滞纳金却并不容易。滞纳金的多少和纳税申报期限、实际缴纳日期密切相关,与紧密相所以小编提醒各位要积极主动纳税,不然滞纳金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