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讲,任何支出都会走两条线:
1、损益科目-费用化
2、资产负债科目-资本化
一、费用化就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等在利润表下的项目。这种处理好处是简便,不管资产以后是否还能提供收益,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金额小或使用期限不超过1年,依据会计重要性原则可以这样处理。如购买电脑5000元,对某些企业而言虽然使用期限长,但金额不重大按照简化处理计入管理费用。
二、资本化就是把支出构建为一项资产取得成本,或涵盖到负债中。
比如,购车支出有车价、上牌费、车购税、保险费。车价、上牌费、车购税,就要资本化组成车辆入账价值,费用消耗通过折旧实现。保险费的受益期限通常就一年,采用费用化。
再如,贷款时候银行会收入手续费。短期贷款的手续费可以费用化,直接计入财务费用。长期贷款手续费则要资本化冲减贷款金额,手续费的消耗,按照实际利率计提利息费用来实现。
总结,费用化就是当期一次性作为成本费用。资本化通过以后期间慢慢消耗作为成本费用。
作为财务人员应该辨认清楚:支出到底归属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不能为了提高企业利润资本化支出,为了减少纳税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往往和资产相关,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使用权资产等,该支出计入资产的成本,也就是说属于资产账面价值的一部分,并且后续通过折旧摊销在使用期内扣除。例如一项资产发生了100万资本化支出,该资产还能使用10年,并且净残值为0,那么这100万资本化支出每年折旧或者摊销100/10=10万元,这也就导致企业每年费用增加10万元,利润总额减少10万元。
费用化的支出,即当期发生就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发生多少计入多少,例如企业常常发生的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等费用。当然,与资产相关的支出也可能属于费用化支出,假设当年发生了100万费用化支出,这就导致了企业当年费用增加了100万元,利润总额减少了100万元。
对比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我们不难发现资本化支出对企业每年利润的影响更小,但在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某项支出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往往依据支出的性质或者金额进行判断,具体则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自身所在单位的财务规定决定;二是费用化支出可能存在跨年度的问题,如果是属于某一时段的费用支出,需要根据不同时段对费用进行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