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家企业赚不赚钱,主要看这家企业的净利润数据,大家知道的净利润计算公式,可能和我们财务会计计算企业净利润时不太一样,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这里要提醒小伙伴们注意的是,净利润和企业的营业利润是不一样的,营业利润没有计算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费用,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净利润是已经计算了上述过程的数据。一般净利润的计算公式是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以从公式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企业的净利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企业要交的所得税费用。企业的利润总额一般包括企业的营业利和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等,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
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净利润数据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的利润表那一块,代表一个公司的利润来源。企业的现金流量备受投资者关注,而现金流量的来源就是企业的净利润。企业的净利润经过“经营”、“投资”、“筹资”三项重要的经营变动之后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同时净利润也会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的变化。如果一个企业亏损的企业在某个季度突然实现了净利润翻倍,那公司也还有咸鱼翻身的可能哦!
净利润率怎么算?
净利润率是指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这种百分比能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经营效率。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利润在各个时期、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之间都有所不同。在利润较高的企业中,职工可以得到较高的工资和奖金。从利润水平的高低情况,可以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利润增长,就业人数和收入一般也会增加,而利润下降,就业人数和收入也会随之减少。利润鼓励人们将储蓄投入有利可图的企业或行业。同时,利润还为经济增长提供最大的资金来源。虽然利润的绝对值可能每年达到新的水平,但利润率却不一定随之而不断提高。
净利润率计算公式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
3.本年净利润增长额=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