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会计准则内容变更调整,很多会计科目的也相应发生变化,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合同负债和预计负债这两个科目。很多财务人员面对新准则的使用往往很难辨析这两个概念,本文来一次性为大家解析清楚。

一、适用科目业务辨别
【合同负债】客户未使用的控制公司授予客户未来从公司获得产品的控制权,并承担将产品转让给客户的责任。
简单来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应收。与预收账款不同的是,合同负债不包括所得税。
这里的领域模型是提前收到账款,但尚未交付给服务项目的产品收到的账款记录在合同负债中,交付产品给服务项目后,合同负债转移到主营业务收入。
【预期负债】通常与或有事项有关。简单来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应收款。实际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产品质量保证造成的预期负债,应当按照明确的金额借记营业费用科目和本科目。
②固资使用期内,按计算明确各期应压力的利息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借记本科目。
③公司对外开放给予贷款担保、未决起诉、重组责任造成的预期负债,应当按照明确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等学科。
④对于附带销售退货条款的市场销售,如果可能退货换货率,公司应根据对价金额(即不包括因销售退货而退货的金额)确认收入,并根据因销售退货而退货的金额确定债务-预期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处理
【合同负债】合同负债属于负债科目,根据账面价值和计税依据进行比较,整合税收法律要求,确定递延所得税的危害。
如果财务会计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未确认收入,但收入已在法律上确定(本期缴纳所得税),将导致递延所得税财产。
【预期负债】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要求,与业务流程相关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未来)扣除。因此,如果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财产的确定是由可抵税暂时性差异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