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这一个词,相信有很多就算是在企业的员工而言,也不是很清楚一个专业用语。通俗来说,是一个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企业赚取了利润,这个利润就是企业自身的,就如实收资本一样。那么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方法呢?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方法
1、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2、应有权益?=?初始权益?+?期间利润?+?期间外生意注资?-?期间外生意提款?+?资产升值?-?资产贬值?
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三、所有者权益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权比率等。在实务中,企业某些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同时具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将属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分开核算和列报。例如,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应当将其中的负债部分和权益性工具部分进行分拆,分别确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方法、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以及所有者权益确认条件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